轶清:

  你好!valentine1tm.jpg (1578 bytes)

  收到你的信,恰是在晚上,正赶着英语作业。很喜欢临睡前的一段时光,白天的一切喧嚣与躁动都将回复平静,这时,我可以漫无边际地想一些爱想的事。熄灯后,拉上床帘,躲进温暖的被窝,打开手电,取出这还未开启的信。手电光已经暗下去了,我正阅着你的信,今夜有它伴我入寐。

  周末,我坐在回家的车上,窗外更迭着景物,我的思绪也在更迭着。

  想着你的信,想这第二次阅你的信是选修心理学的时候,想到老师说孩子的愿望往往是不能延迟满足的,于是想到上一个周末的过法。那时周五的晚上,周末这个念头死死地盘踞在脑中,让我再也不甘于过又一个重复的夜晚。当逛街、看电影等活动皆被室友拒绝时,我的感性再不愿与理性妥协,我一个人过我的周末。买了一盒冰淇淋和一些零食,我在操场上矮矮的看台上坐下,吃着零食,甩着两腿,看溜冰场上不知倦的人们,听树叶声和被风吹散的歌声。而后又独自去了学校的录像挺看周末电影——断剑。但这以前和以后的我,都是被理性控制着;而且这以后,它更趋于强大。如果碰到类似的这种冲突,我很可能说服自己“安分”一点。以后,我们将会越来越多的用理智去说服自己,推迟愿望的实现或根本置愿望于不顾。想做的是不做,想说的话也不说。我们生来是多棱角的,在岁月中,却被磨得平滑而迟钝了。成长也许就是这样。

  虽然我不甘于一生就以这种方式湮灭,而早已决定在你的留言册上写下真实,但的确,是在收到你的相片,读过你的赠言,我才真正明白怎样画着句号才无悔今生。

  对于将来,你和我的,当时一直被自己断言为空白而从不敢有过奢望。而握着你的信,这样真切,心情又变得不安。觉得你试图抹去什么,证明什么。而我对将来,对我自己却缺少信心。但把握住现在,确实不曾有过迟疑的愿望。也是共同的愿望。盼你的来信

  祝

学业有成,事事遂心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修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1996)10.14                   

回主页